云协同呼唤标准协同

小微 发布于 2024年07月11日 阅读(49969)

  观察剖析

云协同呼唤标准协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好产业基础 鼓足发展后劲

云协同呼唤标准协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对于广州入选“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广州市政协委员徐强感到十分振奋。他表示,此次广州入选应用试点,充分体现了广州在自动驾驶这个赛道的“硬实力”,也为广州迈向万亿级“智车之城”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人工智能学域助理教授兼博士生导师陈颖聪表示,广州有着良好的自动驾驶生态。不仅有一大批致力于解决自动驾驶核心技术难题的科技公司,而且这些企业还可以与本地车企合作,进行技术落地和学术成果转化。在他看来,广州在自动驾驶产业生态圈方面的资源禀赋在国内是一流的。

云协同呼唤标准协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广州市政协委员徐强曾经到国内多个城市考察过自动驾驶的推广情况。他介绍说,广州作为国内自动驾驶起步最早的城市之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基础雄厚,已向15家测试主体的415辆智能网联汽车发放测试许可,在许可证数量和开放道路里程数方面都处于全国前列。总体上看,广州自动驾驶的产业链完备、科研创新能力强、科研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率高,具备成为中国“自动驾驶第一城”的实力。

  广东省政协委员、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与无人系统研究所所长黄凯也表示,当前在汽车领域,新质生产力首先体现的就是自动驾驶。广州是国内最早进行自动驾驶布局的城市之一,当前中国自动驾驶领域的多项政策和商业突破都是在广州最先试水落地,在应用场景中批量投放自动驾驶汽车也是广州开的先河。广州的无人驾驶产业链条完备、产业基础雄厚,应用前景十分广阔。随着车路云一体化规模化应用商业闭环逐渐形成,广州在自动驾驶领域后劲十足。

  广州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具备良好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基础。目前正以一批国家级、省级汽车行业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为重要载体,着力提升整车制造、自动驾驶、车路协同、关键零部件和网联应用等领域核心竞争力。

  需破解三个难题:

  长尾问题 边缘场景 算力瓶颈

  尽管广州在国内自动驾驶领域具备一定领先优势,但专家表示,广州自动驾驶向纵深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难题。

  陈颖聪表示,目前自动驾驶领域遭遇的首要难题是长尾问题与边缘场景。长尾问题指的是那些相对不常见但种类繁多的特定场景和情况,这些情况可能发生的概率较低,但一旦出现就可能对自动驾驶系统造成挑战,例如一些特殊的道路状况、罕见的交通参与者行为模式等。而边缘场景则是一些处于常规情况边缘或极端的场景,比如恶劣天气条件下的复杂路况。

  其次是算力瓶颈。自动驾驶领域现有的人工智能技术大多是用人工采集标注的数据集训练。由于实际数据为复杂场景,人工标注通常无法包含全部场景的数据信息支持,从而降低模型的鲁棒性(异常情况下能否运行)。通常自动驾驶模型发现车辆行为存在边界情况时,需要补全额外的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所以,提升算力水平变得尤为迫切。

  黄凯也表示,自动驾驶系统达到人类的安全水平,甚至比人类安全水平高一个数量级,可能需要数百亿公里的数据训练与验证,提升算力成为自动驾驶行业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广州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广州市自动驾驶行业面临的难题也是行业普遍的难题。一是整车企业与自动驾驶研发企业之间协同不足,整车企业更加注重从L2到L3及以上循序渐进的前装量产方式,以造车卖车为核心经营目标,看重产量规模。自动驾驶研发企业更倾向于L4级以上小批量改装,探索跨越式的无人商业化运营模式。二是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不足,各企业智能驾驶方案尚未成熟稳定,需要不断打磨自驾算法、智驾传感器和计算套件等,相关产品存在快速迭代升级,甚至有被减配或替换的可能。部分自动驾驶研发企业将核心零部件(如域控制器、激光雷达等)以自行研制代替外部供应,导致自动驾驶配套企业订单不足、迭代创新动力不足。

  企业研发投入占比不高

  各地测试标准不一结果无法互认

  除了技术和算力难题,自动驾驶企业通常还面临着更现实的难题――“缺钱”。在徐强看来,广州自动驾驶企业的产业规模还不够大,也缺乏在行业叫得响的年产值百亿元级别的头部企业,企业在核心领域(比如算力、车路云一体化)的创新能力有待提升,所以尚未获得充分融资。

  而自动驾驶是一个极为“烧钱”的行业。资金周转不畅导致不少企业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不高。“广州不少自动驾驶企业面临资金紧张的难题,研发资金占营业收入比重不到10%。”

  此外,还有一些政策法规层面的障碍也影响到无人驾驶的商业化应用。徐强举例说,广东省内广州、深圳、肇庆、惠州、佛山等城市先后积极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但各城市测试标准、道路划分标准等不一致,测试结果不能互认,增加了企业在省内跨地市间测试与运营的成本与时间。“我们要为自动驾驶扩容和松绑,这需要法规层面的支持。”他说。

  调研建议

  打通城市级云控基础平台

  在黄凯看来,“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名单公布,将助推自动驾驶由小范围测试验证逐步向规模化落地发展,进一步加快高阶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进程。

  广州如何加速推进“车路云一体化”?徐强建议,广州要借试点城市的“东风”,争取政策支持,加大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的覆盖。当前在自动驾驶领域,车的问题正逐步解决,但车路云一体化还需要解决“路”的问题和“端”的问题。要让“聪明的车”跑上“智慧的路”,“路”的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举例来说,如果自动驾驶汽车大范围上路,需要对道路进行相应的改造。道路需要有良好的路况和清晰的标志标线,以确保自动驾驶车辆能够准确识别道路信息。同时,还需要配备足够的通信设备,以便自动驾驶车辆与其他交通参与者进行信息交互。其次在软件设施方面,自动驾驶车载端现在覆盖率也比较低,还需要具备高精度的地图数据和导航系统,以便实现准确的定位和路径规划。

  “自动驾驶的车辆只在广州开肯定是有局限的。”徐强还表示,在广州实现了路侧基础设施升级后,可以在省级层面的支持下,统筹省内路侧基础设施及城市级云控基础平台的互联互通,推动广州与周边城市间的“连片”建设,打破不同领域、区域间的数据“孤岛”,实现基础共性数据的共享和互通。

  除了做好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广州在扩大自动驾驶的应用场景方面还可以有哪些突破?陈颖聪表示,在核心技术算法领域,尤其在车载芯片、人工智能芯片、高性能运算平台、车载操作系统等新技术的创新上,广州还需要加大突破。要促使广州自动驾驶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在政策支持层面持续强化,为企业营造更优的发展环境并给予创新激励。其次,务必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例如智能道路设施等,从而更好地支撑自动驾驶的运行。再者,人才培养与引进意义重大,必须吸引并留住优秀的自动驾驶领域专业人才。同时,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

  广汽研究院技术专家也介绍说,广州自动驾驶行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加速V2X(车对外界的信息交换)基础设施建设。当前广州市在V2X建设方面,已在四个区建成车联网示范区,但目前存在V2X覆盖道路规模有限(特别是L3级别示范道路的高快速路覆盖率低)、设备稳定性有待提升、用户感知体验不强、难以规模化推广应用等状况。在L3级别准入答辩过程中,专家提出要确保试点运营中安全,需要加入V2X联结,希望广州能继续推动加快V2X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并积极发挥“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作用,推动车路协同、云端计算的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应用。

  推进智能驾驶相关的标准法规体系建设

  广州市人大代表、广东国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联席会议主席徐嵩在调研中也指出,为保证广州在自动驾驶方面的先发优势,建议能够从全省层面研究支持开展自动驾驶无人化商业运营探索,尤其要在立法层面加大支持,从政策法规层面为无人驾驶的商业化应用加速。同时,要加快推进自动驾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标准化问题。自动驾驶汽车的推广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持,如高精度地图、高速通信网络等。但目前这方面的基础设施仍难以满足高级别自动驾驶的需求。不同厂商、不同技术路线之间的标准不统一,导致自动驾驶汽车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兼容性问题。为此,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标准化建设。

  广汽研究院技术专家也建议,要加速推进智能驾驶标准法规体系建设、扩大测试范围。大力推进智能驾驶相关的标准法规体系建设,促进汽车安全相关测试验证标准向智能驾驶等方面深入,为相关技术的量产提供法规指导。同时,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协同,推动湾区范围内已开放智能驾驶测试的城市之间对智能驾驶汽车道路测试标准进行互认,提高测试效率。

  此外,针对企业研发资金紧张的问题,徐强建议,政府可引导设立自动驾驶产业基金或引入产业投资基金的方式,为优质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并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大对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

  “自动驾驶领域技术迭代很快,去年是新技术,今年可能就落后了。”徐强建议,广州应成立自动驾驶产业创新联盟,聚焦前沿技术,开展联合科研攻关。比如,“端到端自动驾驶”已经成为自动驾驶行业的焦点,所以广州也必须加快布局“端到端”模块上车测试。

  以环卫等领域为商用突破口加速推进

  “自动驾驶的全面推开必须以应用为导向,老百姓有了需求,市场自然就旺了。”徐强说。

  徐强建议,可以把一些特定行业作为突破口,试点大范围铺开。比如,无人驾驶环卫车已进入规模化商用阶段,具备大规模商用的市场和技术条件,只需要有法规落地,就可以大范围应用。广州是最早推动无人环卫车落地的城市之一。2021年,广州正式启动自动驾驶混行试点,加快9项应用场景建设,其中就包括了自动驾驶专用车,后续陆续开放了城市智能环卫、快递、邮政等应用场景。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环卫领域无人驾驶完全可以实现。即便在城中村、路况复杂的居民区等人流车流密集场所,测试结果也符合安全要求。一辆无人驾驶环卫车每天可以实现2―3名环卫工人的工作量,无人环卫车可以使企业降低成本40%,可以有效实现降本增效。除了环卫车外,自动驾驶卡车、物流车等也都在广州相继落地,有了更加丰富的商业化场景。以自动驾驶物流重卡为例,无需驾驶员操作,车辆就可以将货物在园区内送到指定位置。据测算,通过自动驾驶,物流公司成本可以下降30%以上。

  在徐强看来,广州自动驾驶的规模化应用应以物流配送、环卫清扫、安防巡逻、移动零售等领域作为突破口,加速推进。

  调研手记

  手握“金刚钻” 期待加速跑

  打开车门,输入目的地,一辆无人驾驶车就会带你去想去的地方,如果你没有系安全带,系统会反复提醒你。在南沙区,科技感十足的无人驾驶车行驶在路上。无人驾驶车辆不仅开得很平稳,而且安全性很高,即便是遇到车流量较大的场景,它也会自动调整与前车的距离,遇到黄灯时也会“规规矩矩”地停下。高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在乘车体验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广州生物岛,无人驾驶清扫车已经把岛上路面清洁任务承包了,在路面上,记者没有见到一名环卫工人。随行的文远知行技术人员介绍说,由于无人驾驶清扫车使用的传感器模块都在之前车型上完成了验证,因此可以跳过开发、验证的环节。在数据采集方面,公司的小巴、出租车、货运车所采集的数据也通用于环卫领域,所以节省了成本。只要把路段放开,无人驾驶物流卡车完全可以担当起“快递小哥”的角色。

  调研中,“算力瓶颈”和“政策支持”是几家科技公司负责人提及频率最高的词汇。自动驾驶的发展已经来到“上半场的下半段”,算力也已经成为判断汽车智能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在未来,彻底突破算力瓶颈,自动驾驶技术或将迎来新的里程碑。“无人驾驶车辆在面临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等复杂道路环境时,会出现交互识别准确率下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算力的提升。”技术专家说。

  “安全性现在不用太担忧。从法规层面为自动驾驶大规模商业运营扫清障碍,这是我们最大的期待。”企业负责人说。在自动驾驶领域,广州已经处于全国前列。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能在部分核心技术领域继续创新,并加强行业标准建设,手握“金刚钻”的广州自动驾驶行业一定能迎来质的飞跃,成为广州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广州日报记者 肖欢欢、周伟良)

(责任编辑:陈梦宇)